政治中心/綜合報導【發稿時間:21:56|新增內文時間:22:15】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結果將於明(15)日11時出爐,屆時國民黨將舉辦記者會公佈民調,不過高雄市長韓國瑜當日沒有公開行程,因此被認為是已準備好要北上參加民調結果公佈,不過卻被爆出韓國於此舉是對原定出席的黑米祭「放鴿子」,高市府雖然緊急澄清「行程未確定」,今(14)日晚間9時卻宣布,韓國瑜確定明日將北上參加記者會。▲韓國瑜將北上出席民調公佈記者會。(圖/資料照)此次國民黨總統初選民調,針對黨內有意參選總統的韓國瑜、郭台銘、朱立倫、張亞中、周錫瑋進行民調比拼,不過最受人矚目的,還是前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和韓國瑜的郭韓之爭,因為雙方互擁不少支持者,特別是數度引發爭議的韓粉,若韓國瑜最後無法順利出線,許多人都認為韓粉將包圍國民黨中央黨部舉辦「八德夜市」。不過韓國瑜參選總統,已引發許多高雄民眾展開罷免行動,據公民割草行動發言人張先生表示,目前連署書已經上看15萬份,同樣將於明日正式公佈數量;而面對韓國瑜可能贏得初選,郭台銘也頻頻隔空喊話,希望韓國瑜就算出線也能「贏而不選」,以免造成「總統、立委、高雄」三輸的局面。(編輯:陳又瑞)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自尋死路?劉樂妍再嗆館長:沒把我打死你就是孫子揭楊世光老闆黑幕!黃國昌嗆「快去中國」:別在台灣秀下限新婚就重口味調教2天2夜!妻子「腸穿孔」被他活活玩死71歲嬤家中跌倒!狠女放她等死生蛆…還要孫女伴屍睡3年
- Jul 16 Tue 2019 23:56
央行認證人口老化隱憂 愛存錢礙經濟
- Jul 16 Tue 2019 23:56
恐將吞敗!朱立倫直播嘆…努力搞笑過
作者●鍾子偉/商周.com專欄作者幾個星期前,我遇到了一個2年多沒見過的大學學妹。畢業後,我們各自選擇了不同的職業道路,每隔幾年才會在同學聚會或共同朋友的婚禮上相遇。畢業之後,她在一間美國大型跨國企業找到一份很穩定的工作,看起來過去幾年有個非常開心且成功的職業生涯。5年前我們那幾次碰面時,她提到開始跟一個人非常好的年輕內湖科學園區工程師在約會。 當我們同學聚餐時,她的男朋友有幾次還會來接她,我們也會跟他打聲招呼。他們看起來在一起非常開心,而且看起來是個非常溫柔且支持她的男朋友。我們多數認為他們很快就會結婚,但現在兩個人都已經年過30了。這次碰面時,我問她交往情況如何,還在一起嗎?喔,是的,他們依然在交往。她的男朋友最近在一間非常知名的國際科技公司找到新工作,剛當上基層主管。他們已經交往6年多了。沒有計劃結婚?她長嘆一聲。過去的3、4年裡,他們一直在討論這個問題。一開始的目標是打算兩個人都30歲的時候就結婚,而那已經是幾年前了。發生了什麼事呢?她的父母。學妹的父親是一位成功的小兒科醫生,母親是大學教授。你可以想像,他們兩位對於女兒要結婚的對象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夠來自非常類似的家庭背景。對某些醫生,老師,教授或公務員的父母來說,這通常意味著來自同一背景、行業或某些很少數的選擇。一開始,當她父母第一次見到男朋友時,實際上非常喜歡他。他人很好,非常有禮貌,並積極有目標性的去探索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是在更瞭解他,尤其是家庭背景後,他們開始變得不滿。男生的父母都沒有大學畢業,其中一位常失業,而且成長過程家庭生活往往不穩定,經濟情況低於平均水準。 過了一陣子,她的父母強烈建議他們分手。最初,他們想或許過了開始的一兩年後,當父母變得習慣他,理解家庭背景跟男友個人一點關係都沒有,而他依然是非常支持她且很棒的男朋友後,父母最終會克服這點並且允許。結果卻是反過來,隨著她年紀增長,父母逐漸變得更不滿、越來越強烈催促,有時甚至會用情緒勒索他們分手。現在在家中,這是一個禁忌的話題,而且甚至拒絕提到男朋友的名字,常常試著幫忙介紹他們女兒其他的可能對象。學妹又嘆了一口氣:「你難道不覺得這有點過頭了嗎?我們現在都已經年過33歲,兩個人都想要結婚。我想過去6年,他已經證明了他是個穩定、成熟,值得信賴的未來老公選擇。但我的父母依然拒絕接受這點。我可以想像他們對於我男友家庭的差異和背景,會影響我們未來家庭生活的擔憂,但說老實話,這完全不是他的錯,而且我認為僅因為他的家庭背景,認為他是個壞人要強迫我們分手,這是非常不公平且帶有偏見的。難道你不覺得有時候當父母是醫生背景,他們常常陷入自己的社交小圈圈,陷在非常狹隘和有限的教養教育背景,而且非常在意面子?最終,他們總覺得自己是對的,而且會非常保守,對於什麼能接受以及關於對錯的想法非常絕對。」根據我自己的經驗,現在多數朋友都已經年過30,許多人正走入家庭生活階段準備結婚了,這是相當普遍的問題。不僅是這些背景的家庭而已,還包含傳統上有良好教育但很封閉的小圈圈背景,像是小學老師、政府公務員和律師等等。社會正在變得越來越快。30年前被接受的東西,現在可能被認為已經過時了。從科技到LGBT權利,再到女性權利和意識的提升,一切都變化得非常快,以至於上一代被困在一個似乎只能認可其價值觀的小圈子是非常普遍的情況,對他們來說要與時俱進非常很困難。對於50-60歲、有非常成功背景的父母來說,聽進去直接違背他們世界觀的事情是非常困難的。他們要好的朋友、同事、員工或是學生通常不會直接當面挑戰他們,都會試著不要對他們不禮貌。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對我們的父母、家庭成員,或是任何我們尊重,希望能持續成長和進化的長輩來說,教育他們的責任,或是不時刺激他們、迫使他們接觸和接受這些新的世界觀、新的可能性跟更開放的思維等等,這些責任只能由自己的孩子—我們,來完成。這是我們的責任,不管多痛苦,甚至有時候要挑戰、辯論、討論或是推翻一些我們覺得明顯錯誤、過時、過度批判或有偏見的舊有價值觀。這樣,也只有這樣,我們將一同成長和進化,分隔世代的差距和隔閡,才有機會能逐漸減少,而非增加。如果從來沒有真正的討論或辯論,每個人依然持續活在自己的世界,看起來每個人都同意且跟著他們一起「微笑」著,那我們要如何期待社會能夠真正一同進化和成熟?如果不是我們這些「孩子」,那麼我們該希望誰能做到這一點?更多商業周刊文章穿上不適合的衣服,就是在傷害自己!形象管理專家教你:打造沒有「廢物」的完美衣櫃※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
- Jul 16 Tue 2019 23:55
34歲囊括雙獎 美國隊靈魂人物 拉皮諾爭男女平權
作者為世新大學副校長世新大學花了三年時間建置的全媒體大樓即將在三月底完成,意料之外的是,錄音工程竟然是其中最為費心的樓層;主要原因是,包括隔音、吸音、反射、防震等聲學處理,這些結構細節確實頗費功夫。期盼藉此短文略作分享,對收音技術的心得。收音人員經常會自我要求,如何將現場所收到的聲音予以忠實呈現。其實,不只是影像有高畫質的要求,聲音亦有高清晰度的規範,想要滿足收音的技術細節,確實比影像處理來的複雜;因為,收錄音不只是要面對監測的困難,後製時還需考量整體心理層面的營造。其大前提就是,「音頻不失真、響度不破音、雜音不干擾與情境不扭曲」高傳真(hi-fi)再現的概念。聲音具有輔助影像與場景的意義。各種類型節目的處理,聲音角色的適當使用,除了填補畫面的完整性外,更可增加情境、情節、情感與情緒的調和感。因此,對於影音情境或意象融合而言,與其說收音是一種技術,當然也是一種藝術。技術領域的運作,如何理出對聲音的感覺有其規律可循。諸如麥克風的規劃、發聲的技巧、音源的判斷以及收音的環境掌握等,皆屬不可或缺的條件;其中包括,如何靠近主音源、掌握靈敏度、避開干擾源、寬音頻再現、符聲學空間、重後製調音,尤其是選對麥克風等。無論劇場表演或影視現場的收錄音作業,麥克風的安置原則,如果單支麥克風即可完成,儘量不要用多支的麥克風。亦即,保持少支麥克風的原則,因為減少麥克風,就可避免在麥克風之間引起相互干擾的機率,兩支麥克風收到的聲音,經常會產生直接音源與間接音源共振效應(resonance)的現象。由前段敘述可知,現場收音與錄音室控音有許多不可忽視的條件,包括靈敏度、立體感以及整體音質的要求,從收音材料到收音環境乃至控音設備必須環環相扣,否則難有所成。收音品質的基本要求,音源必須在麥克風的收音範圍內(on-mike);簡言之,係指麥克風能夠在有效的收音距離或在收音的區域內,同理,麥克風不能夠發揮功效,或是不能準確收音的方向,須強調的是,音源和麥克風的距離太接近,收音時經常發生的嘴唇離合的聲音、齒音、舌尖擺動的聲音以及呼吸的雜音,都將被錄進去。這些情況,都將造成後製過程對聲音品質的要求徒增困擾。收音前應先作好麥克風的規劃,先決條件乃考量要收錄那一種主要的音源,才可安排麥克風的類型與擺設位置;其次,再決定聲音的音源數量,以作為收音方式的依據。欲收錄多少音源,須將後續混音條件納入考量,判斷各種音源之音量、音調與音色等。除了高傳真的要求之外,宜關注所謂的靈敏度接收微弱訊號的放大效果,會將噪音擴大而前功盡棄,皆不能疏忽。麥克風之指向性與阻抗值(impedance value),是決定收音品質的必備條件。無指向麥克風可得多向的音源,在外景現場收音的整體感較佳,而且不易收到呼吸聲及風聲的優點,但是容易收到殘響聲,尤其在空曠場地及吵雜環境收錄主要音源較為困難。指向性麥克風可避免反響與環境的噪音,因具指向特質較不受環境干擾,對回授聲音之困擾亦比無指向麥克風為低,還可對遠距離之收音。除了指向性的要求之外,專業型的現場收音,可選擇低阻抗麥克風,因為麥克風阻抗低則輸出小較不易收到雜音,低阻抗麥克風的音質必然優於高阻抗麥克風。「聲音表情與肢體語言」是專業劇場與影視表演時,導演經常對演員的要求。聲音的表演有時會有無限的想像,尤其在後製過程,為使聲音頻率響應曲線更為平坦,經常會加上等化效果處理,再輔以音樂與音效,以改善音源表現的豐富度。影視聲音大致可分為對白、音樂及音效。聲音的內容可事先蒐集、現場收音,事後挑選適合之素材加入。通常需配合影像的節奏感,以加強影像意念傳達,尚需考量整體氣氛的表現或過場銜接等因素;經由後製階段的音效處理,有時可延伸對話和音樂的功效,亦可藉以演繹情緒思考或其他象徵意義,尤其是暗示效果與心理描述,可讓觀賞者在堆砌的音源組合中,引發思想和感情的共鳴。人類對聲音的要求通常是兩極化,一般人追求有聲即可;但是,當聲音被用在專業呈現時,將會有一些用藝術層面看技術的工作者,對聲音忠實再現地堅持,對聲音與影像呈現的整體感,經常超乎一般人的想像空間。更多論壇文章 辣台妹被罷工打回神隱少女 老謝:史上最悲觀經濟預測 中國國企會像東印度公司一樣消失嗎? 無視勞保財務懸崖 政府年改玩假的? 給林志玲跳水替身 你不懂這世界的遊戲規則______________【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